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教师孟祥彬
在佳木斯一中历史教师孟祥彬这个名字,代表着才气,代表着专业,代表着执着,更代表着“热爱、维护、奉献、争光”的一中人精神。
提起孟祥彬老师,学生更愿意亲切地称他为“老孟”。老孟其实并不老,“老孟”这个名字是2004届的学生给起的,那年他29岁。2003年,老孟刚刚送走高三毕业班,由于2004届一位高三班主任工作调动,他就继续留在高三,勇挑重担,接手了这个谁也不敢接的班。因为这个班的原班主任很优秀,深受学生的爱戴,别人很难替代他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但他二话没说,就投入到了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他开始找每一个孩子谈心,谈前任班主任的好,谈他们的学习,谈他们的生活和理想。一个月,他把全班60多个学生谈了个遍。渐渐地,学生们开始接受他,也向他敞开了心扉,他们说,高三遇到了老孟是他们最大的幸运。那时,高三没有晚自习,可很多家长说孩子在家学习状态不好,老孟征求同学、家长还有学校的意见,让学生们在校自习。从晚上6:30到晚上10:00,他每天都陪在学生的身边,只要有学生在,就有老孟的身影在。妻子帮他数过,高三一学期,除了周日,他没有一个晚上早回过家。有的学生说,当我想放松想玩的时候,看看老孟,我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毅力。
学生张某家里特别困难,老孟自掏腰包,给他家送去了大米、白面、豆油,又给孩子在学校办理了住宿手续,好让他能安心学习。孩子的家长拉着老孟的手,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其实,老孟像这样关心学生的事儿太多太多了。学生发烧了,老孟总能第一时间送上热水和退烧药;学生没吃早饭,也总能在第一节课后吃上老孟给买的早餐;学生情绪低落了,老孟总会耐心地一次一次与他谈心。他做的这一切,学生们看在眼里,更感动在心。班长跟他说:“老孟,我们全班同学都服你了!”运动会上,老孟班级的检阅服装特别醒目,因为在每个孩子的胸前都清一色地印着老孟的照片。学生们都说,这不是个人崇拜,这是我们深深的爱!2004年的9月,老孟接到一封信,打开信封,是一张照片,一名考取西安某高校的女孩子站在大雁塔下,穿着一件T恤,胸前老孟的照片赫然醒目,女生说,老师,你知道么,别人都以为我衣服上印着的是哪个明星呢,却不知道这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最让我骄傲的老师!那一刻,老孟的眼睛湿润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孟祥彬逐渐探索出一条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和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在班级管理中,他充分发扬民主作风,通过民主的方式选拔任用班级干部,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他关注后进生和家庭贫困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成长。先后资助了9名家庭困难的同学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资助总额在万元以上。
通过科学、民主的管理和真诚的付出,老孟送走的五届毕业班学生都获得了全面的成长,高考三届获年级第一名。在教学上,努力掌握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届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上老孟的课,他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八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他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考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高三复习备考模式。他多次参与高三阶段的检测性和诊断性命题,并两次参加历史学科高考评分细则的制定。教育硕士论文《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研究初探》受到一致好评。
在教学的过程中,他注意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他是全校最早进行计算机技术和学科整合试验的教师之一,这一课题是全省重点课题,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已结题。他的课件在东三省历史教师课件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曾获得全省说课大赛一等奖、市菊花杯赛课一等奖等奖。2006年,他被评为佳木斯市历史学科教学能手,并拔尖晋升历史高级教师。2010年,被佳木斯市政府确定为历史学科后备带头人,并被评为历史学科骨干教师。
在班级管理上老孟倾情付出,在教学一线他拼搏奉献,在中层领导岗位上他依然忘我工作。从2004年开始,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历史教学的同时,老孟又开始承担起学年组长、教学副主任、学工处主任、学年主任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2007年,老孟担任学工处主任一职,他的工作量非常大,常规管理、特色活动、班任培训、招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除此之外,他还兼任艺体教研室主任一职,并承担高三文科实验班的历史教学任务,他是大家公认的一中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人。有人给老孟六年的学工处生涯做过一组数据统计:六年间,老孟进行过200多次全校班主任培训,做过30多次升旗演讲,组织过12届德育研讨会,给10000多名家长做过培训,帮扶后进生300多人,撰写德育工作文字40余万字。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佳木斯市教育局公众号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了...